常坐公路客運經過中山高南部路段的朋友
應該會發現在路竹交流道以南又多了座交流道
而且交流道的規模頗大,佔地面積可媲美系統交流道
交流道的另一端即是銜接科學園區的交通要道
它連結了高雄路竹科學園區和中山高
讓園區內的物流順暢不少
這條聯絡道是由高公局主導辦理,施工時間歷時了三年多
並且在今年的三月初完工通車
後來電視劇「痞子英雄」也有上來這條新開闢的聯絡道上取景
公路景觀還一度讓人猜不出來究竟是在哪裡拍攝的
下圖是聯絡道的周邊地圖,圖內的匝道名稱為自行假設
實際上現在還沒有官方固定名稱
底圖:PAPAGO
這條高科聯絡道全長約4公里
沿途出了東西兩端連接園區和中山高外
還另外設有北嶺六路東向入口、西向出口匝道,及鄉道高7復興路交流道
沿途大多四線道配置,其中只有一段六線道配置區間且外掛機車道
位於北嶺六路匝道和復興路匝道之間,至於原因為何下文會說明
由於本工程是由高公局辦理的
所有指標和字型規格和國道上的幾乎雷同
沿途護欄邊還設置有里程數,只差沒有急救電話了
以下便從聯絡道的西端起點開始說起吧
原本聯絡道還沒通車時,園區對外交通主要依賴台1線縱貫公路連絡南北
不過這條聯絡道完工後,實際當地走一趟才發現它無法和台1線互通
而是必須轉進園區內的道路,才能找到聯絡道的西端入口
由於聯絡道西端位在路科二路上
所以從台1線上必須先轉進路科一路,再左轉路科二路上橋(可參考papago底圖)
台1線南下方向,高高在上的是高科聯絡道,兩者無法互通
穿過聯絡道底下後的第一個路口右轉,進入園區西側基地的路科一路,才可銜接聯絡道
之後再左轉路科二路,就能找到聯絡道的西端入口
進入園區內,發現裡面的馬路一條比一條寬
最近台灣新規畫的科學園區或工業區似乎都有此一現象
而新規劃的園區另一項特色就是會有一套自己的道路命名原則
以路科來說,本身以台1線分成東西兩側園區
西側園區(也就是聯絡道西端所在)的道路,以「路科」為名開頭
南北向的稱作路科X路(X=奇數),東西向則是路科Y路(Y=偶數)
東側園區的道路開頭則統一冠上「北嶺」
而南北向和東西向的道路命名如同西側園區
至於東側園區「北嶺」名字的由來,我猜因為當地是路竹北嶺村關係吧~
另外,路科園區內的路牌也有自己的特色
中文和英文路名中間會有一條顏色橫槓,不知道用意為何?!(底下有圖)
而在十字路口處,還另有設計一款造型共桿號誌
回到西側園區的路科二路,這裡是高科聯絡道的西側起點
上橋處位於路科二路和路科三路交叉口
而位在上橋處的門型架旁邊有一面告示
提醒園區民眾或員工「本道路不提供通往東側園區」
因為高科聯絡道和東側園區內的北嶺六路的連接只設有西向出口,沒有東向出口
所以要往來東西兩側區,必須行駛園區內的平面道路,穿越台1線
高科聯絡道西端起點,位在路科二路上
路科二路、三路交叉口,路口處有特殊造型的共桿路燈
西端入口,牌面同時顯示下兩個出口,分別是鄉道高7以及終點高科交流道
聯絡道往東行一公里處,也就是在東側園區的北嶺六路上
設有上下匝道,分別是東向入口和西向出口
緊接著再往東一公里,也就是聯絡道指標約2.2K處
在高7復興路上設有一座全套式的交流道
而且很特別的是在這兩座交流道中間的路段
機車是允許上橋的,而且在這之間的主線單向配置三車道
以上種種原因主要和此路段跨越台鐵有很大關係
在北嶺六路東向入口匝道上,匝道最外側用防撞桿另外隔一車道,是給機車族用的
上去主線後,從匝道上來的那一線車道就變成主線的最外側車道,主線因此變成有三線
在聯絡道上,機車道和主線以緣石隔開,大致還算安全
而這一小短路,也是機車唯一能上來高架橋飽覽園區風光的路段
跨過台鐵後不久,即是高7復興路的全套交流道
機車族在此時當然得聽從指示,一個個順著東向出口匝道被趕下橋
主線的外側車道則變成西向出口匝道的車道下橋
聯絡道過了高7交流道後,主線又變成原來的單向兩車道
此處這樣的交流道配置好像似曾相似呢~
和台74中彰快速公路的西屯二交流道有異曲同工之妙
台74底下的環中路為了跨越台12台中港路
分別利用中彰快在中港路南北兩側的匝道,將汽機車送至中港路的另外一邊
來到東側園區的北嶺六路,左轉是高科聯絡道東向入口匝道
東向入口匝道,匝道最外側機車可通行
來到主線上,緊接著預告下一個出口
寬廣的聯絡道,規格可媲美國道
高架橋上鳥瞰另外一邊的景象,遍地的漁塭和另一邊的科技大廠形成強烈對比
高快速公路上的出口匝道匯出距離指示,聯絡道上也有
聯絡道的里程數標示都是貼在護欄上,每隔100m設置一面,同高快速公路
最外側車道和機車道隨著匝道下來到平面,聯絡道主線則以單向兩車道繼續向東行
橫向是高7路竹復興路,右轉可以通往台1新舊省道和台19甲交叉的複雜路口
若沒有上橋,沿著高架橋下走到底就會遇上台鐵
高7復興路匝道是一座全套式交流道
而鄉道高7南北連接路竹和岡山市區,算是一條平行台1線的公路
復興路要前往園區或上高速公路都可以利用這座交流道
高科聯絡道的開通,也算是給當地居民交通上的另一個福利
橋下平面道路過了復興路後,即是上聯絡道的東向入口匝道
此處匝道機車就無法上去了,因為之後不遠就是連接中山高的高科交流道了
橋下道路一直延伸到高科交流道底下,不曉得終點在哪裡
因為我被一台工程車擋住,無法繼續探究平面道路之後的走向
不過在橋下的平面道路,倒是可以觀賞佔地面積廣大的高科交流道
高科交流道目前也是此條聯絡道的東端終點
復興路的東向入口匝道,此處匝道為汽車專用,即將連接中山高
聯絡道上的出口預告,南下岡山右線
高科交流道下方,前面似乎還有路繼續向前行,只是被擋住了...無法一探究竟
不過仔細觀察這座交流道,似乎別有玄機
通常交流道若是其中一條公路的終端
交流道形式大多會設計成Y字型(如鶯歌JCT)或是喇叭型(如關廟IC)
而身為高科聯絡道的終端交流道,佔地面積之廣,實在有違常理
另外還可觀察到交流道的設計上留有許多預留空間
例如聯絡道終端為一座斷頭橋,留有向東延伸的空間
而中山高和高科聯絡道交叉之西側的兩個象限區間內
則留有興建兩座環形匝道的空間
這些跡象都可以證明,未來這裡可能不是終點交流道
高科聯絡道有機會繼續向東延伸
高科交流道有可能變成一座完整的苜蓿葉型交流道(如嘉義JCT、平鎮JCT)
從中山高看高科交流道的照片可參考:(1)公路邦討論區(2)R大的網誌
從橋下平面道路看高科交流道,可以明顯看出匝道的預留結構
目前,高架橋究竟要向東延伸到何方還尚未確定
我個人是希望能夠向東北延伸,和台39目前的終點銜接
如此一來,可以方便高雄縣北邊地區的居民前往高鐵台南站
而且,若日後台39能順利往北延伸到新市,和國8新市交流道交匯
剛好可以變成一條台南高雄間,新的南北向幹道
也可當作中山高南部路段的替代道路
如果真能如此,這段目前無編號的高科聯絡道即可順勢成為台39的延伸段
但若未來東端沒有延伸打算,高科聯絡道直接編成一號國道的支線也行!
台39記行可參X大的網誌:貫串嘉南平原的地平線─台39
- Aug 27 Thu 2009 13:34
高雄科學園區─通往中山高的聯絡道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