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整個過年期間幾乎都在外地
終於趕在活動最後一天回高雄參加了試乘活動
踏上高雄捷運的那一刻
心中只有滿滿的感動
等了好幾年終於在自己家鄉搭捷運



原本以為最後一天去試乘人潮應該會少一些
沒想到後來幾乎還是班班客滿
來搭乘的人大都是攜家帶眷出遊
有的則是像我一樣帶著一台相機到處拍

這回試乘範圍從R8三多商圈站出發
然後坐到紅線捷運南端的R3小港站
而我則是騎著小50先到三多商圈站
準備體驗高雄捷運

(早上8點多,還是處於空蕩蕩的三多商圈)

(才剛要下去捷運站,已經有一家人試乘完畢了)

(三多商圈的4號出入口,旁邊有電梯)

(高捷車站外的立牌上有清楚標明著哪些出入口有無障礙電梯)

我從四號入口進入車站
不知道是不是當時人較少的關係
我覺得電扶梯的廣播音量有點大聲
而且走離電扶梯一段距離後還是可以聽見


(四號入口是一上一下的電扶梯,再加上一樓梯配置)

下到穿堂層大致和台北捷運差不多
旁邊是高捷售票機
然後進入付費區的匝門旁有個金魚缸
(入口匝門和金魚缸)

(穿堂層中的動態資訊系統)

(進站匝門)

穿堂層的天花板上和北捷一樣裝有列車動態資訊
先跑一次下班列車到達時間
再跑下下班列車到達時間
然後中英輪播一次
但總覺得"下下班車"很奇怪
應該顯示下一班列車就夠了

三多商圈最壯觀的莫過於是它的挑高設計
一進入付費區要下去月台層時都會被這站體設計所吸引
最中間的地方是無障礙的透明電梯
最頂部還有一圈亮麗的光圈
看了實則令人驚艷~

(挑高的站體設計,還有中間圓形的透明電梯)

(透明電梯上方的光圈)

站在月台層上絲毫沒有感覺到空間的壓迫感
站體內的照明也是相當明亮
讓人感覺非常舒服

等了五分鐘全身綠色的高捷列車進站囉
完全密閉式的月台門看起來相當美觀整齊
而且也能完全防止乘客墜落軌道的意外
密閉式的月台門設計和北捷木柵線的月台門外型有著顯著的差異

(完全密閉式的月台門)

另外列車進站時
每個月台門上方都有個警示燈會閃爍
但是地板排隊線上就沒有像台北捷運一樣也裝有地面警示燈

(月台門上方亮著橘色警示燈,但地面上沒有)

而且高捷列車要開關門的聲音也和北捷不大一樣
可能是因為之前搭北捷多次了
所以第一次聽到高捷的警示音有點不大習慣
感覺不像北捷那樣急迫
不過這不一樣的地方當然就是高雄捷運的特色啦
相信聽久了也就習慣了

踏入捷運車廂
車位早已經被坐滿
我只能抓著上方的塑膠拉環
列車啟動的瞬間
心裡真有說不出的感動
高雄捷運歷經七年的施工
終於來到採收成果的時刻
我也終於可以在自己的家鄉搭到便捷的交通工具

(車廂內人座無虛席)

高捷車子的內裝和北捷比起來有些稍稍的不同
在座位配置上就有顯著差異
北捷座位是呈"非"字型
而高捷則是類似台鐵電聯車的座位配置
上方的拉環桿子是有個微彎的幅度
在車箱中央的立桿則分叉為三根
車門旁邊也有加裝柱子供乘客站穩腳步

(車門旁的柱子和座位邊的立桿)

(中央的三柱立桿,可供多人使用)

另外高捷同樣有博愛座配置
劃定是博愛座的地方
上方玻璃都有貼貼紙說明
只是座位顏色沒有像北捷那樣和一般座位有所區隔
我覺得可以學習北捷這點應用在博愛座上
我試乘還是有看到"非老弱婦孺者"佔用博愛座
而一旁仍有年紀較大的老杯杯倚著柱子搖搖晃晃

(和一般座位同顏色的博愛座)

在列車上大部分的人都是興奮著談論著高雄捷運
車廂內顯的非常熱鬧
而每一站到站前的廣播基本上和北捷都差不多
都是一樣國、台、客、英四種語言輪播
只是在英文播報方面和北捷不同的是站名之後沒有加唸"STATION"
而且整體播報來說高捷的語氣聽起來是較悠閒、不急迫地
另外有仔細聽的人在三多商圈站之前應該有發現
三多商圈站的台語不大一樣
我想可能是"商圈"這詞台語不好翻吧XD

約莫過了10分鐘
列車進入了小港站
聽到許多人都直呼好快
高捷的便捷快速都將在此深值人心

(小港站到囉~)

(每座車站都會配置的位置圖和剖面圖提供乘客多元資訊)

(小港站穿堂層,中間配置一座無障礙電梯和兩座L型樓梯)

小港站位於紅線捷運最南端
我覺得若紅線捷運若能再往南延伸一點到中鋼門口或許會有更多客源

(小港站4號出入口也是唯一有無障礙電梯的出入口)

(緊貼著國小圍牆的1號出口)

整體來說小港站呈現的配色即是藍色和白色
可以和身為海洋首都的高雄相互呼應呢!!

逛完了小港站地面上四個出入口後回到月台層準備返回北上
考量到記憶體空間及相機電量
評估一下大概只能再逛一兩站
於是決定下一站前往高雄國際機場站
畢竟那裡有搭乘高捷不得不看的大型藝術品阿

就在等車的同時
走到工作人員通道外的玻璃旁
發現小港站第二月台後方隧道停有備用列車
我問了旁邊的工作人員
她說那是以備中午之後人潮漸多時調度之用

(小港站南方隧道內停有備用列車)

(列車即將進小港站)

越到中午人潮越多
擠進列車後1分鐘國際機場站也到了


機場站的月台層並沒有挑高設計
以後若人潮多一點在這裡大包小包地等車
想必會有些許壓迫感
上到穿堂層的感覺就截然不同
天花板上方裝有採光罩
可以讓這南台灣熱情的陽光直接透入車站
讓整個穿堂層生意盎然

(陽光直透穿堂層,不虛耗用大量燈源也能呈現一片光明)

(陽光灑落一地)

另外此站不可不看的重頭戲就是高捷的大型公共藝術品「凝聚的綠寶石」
它是由一位
德裔加拿大籍的藝術家所創作
由非常多片的玻璃經由切割組合而成的藝術品
並會隨著光影而變化萬千
很多人來到這都會在前面和它留影一張
由於排隊和它合照的人太多了
我也就沒辦法拍出藝術品的全貌了


(蠻壯觀的!主題為無窮無盡)

(很多人都會到藝術品前面拍照,摸摸看)

R4高雄國際機場站和三多商圈站一樣有7個出入口之多
以應付搭機人潮和和出入停車場的人潮
只是這些出入口幾乎都離車站主體有段距離
連結的通道都非常地長

(通往1號出入口的長通道)

1號出入口位於高雄公園旁
已經有十年沒來過高雄公園的我
發現景觀一切都改變了
公園被整建地很有美感
不再是以前那破破髒髒的可怕地方
畢竟這公園是外地旅客進入高雄的第一印象
一定要弄好一點阿

(煥然一新的高雄公園)

(旁邊的一號出入口,附有無障礙電梯一座)

接下來走往2號出入口
2號出入口是連接機場國內線最近的出入口
但我覺得這樣的連接是有待改善的
它的出口是在機場高架橋下方
離國內線大廳需出站再走個約一百公尺

(出站後需沿著高架橋下方走往國內線大廳)

雖然這距離並不遠
但是沒有設計站內轉乘久是感覺有些不便
尤其是當刮大風下雨時這樣的通道光有高架橋遮蔽是不夠的

之後再延著連接通道回到捷運站內
往國際線出口走去
又必須再經過這個超長通道
若是乘客提著大包小包行李要通過可會有種想哭的感覺吧XD
以後若運量有提升其實可以考慮加裝空橋的電動通道

(從1號出口走回穿堂層又是一條長通道)

3、5、7號的出入口離站體很近
彼此也幾乎在一直線上
出口位置也都在停車場旁
我蠻好奇為什麼要在這短距離內密集地開闢3個出入口

(彼此很近的3、5、7號出入口)

(這三個出入口只有5號有電扶梯,但這三個出入口卻都沒有無障礙電梯)

(停車場遠望高雄國際航空站)

回到地底下
繼續前往6號出口
6號出入口範圍很大
有四座電梯、兩座電扶梯和樓梯

(通往6號出口的通道)

(天花板上有國際主要城市的時鐘)

(左邊是通往4座電梯,右邊是通往1樓的電扶梯和樓梯)

(四台電梯排排站)

其實我覺得這裡指標仍有需改善的地方
雖然6號出口在捷運站都是標明通往"國際線"
但它的出入口也是和國內線一樣並沒辦法站內轉乘
走電扶梯出站的旅客同樣得走在機場空橋下方走約100公尺才能進入航廈
刮風下雨時同樣不好受
比較能直接進入國際線出境大廳的方法就是要搭那四座電扶梯
直接搭到2樓機場空橋層
然後出電梯左轉進入出境大廳
但這些似乎都沒有顯著標示

離譜的是國際線1樓入境大廳找不到任何有關高雄捷運的資訊或指標

(偌大的1樓入境大廳沒有高捷指標)

(這個門是入境大廳通往捷運6號出口最近的通道,但是在機場內一樣沒有指標)

(右前方就是入境大廳出來的那個門,圖上就是6號出入口)

機場繞了繞
終於在3樓出境大廳通往國內線的空橋上看到"捷運電梯"的指標

(3樓出境大廳通往國內線的空橋)

(終於在空橋上找到捷運指標)

(從這裡搭電梯可到達地底下的捷運站)

(電梯內的控制面板,轉換層即是機場空橋)

其實這4座電梯對於從捷運站往出境大廳的旅客算相當方便
只是捷運站內應該要更清楚標明這四座電梯可以直接到空橋層並進入出境大廳
至於從1樓入境大廳要進入捷運站可得先研究地圖了
因為出境大廳內目前沒有指標
我覺得既然做不到在機場內的站內轉乘
至少周邊指標工作要做完善

機場附近逛逛又耗了進半小時
當又到月台層搭捷運回三多商圈站時
車廂內已經擠的像沙丁魚般
回到R8我特地從大遠百的1號出口離開
捷運施工的這幾年
大遠百所飽受的施工黑暗期應該頗大的
現在看到捷運站和大遠百能有共構出入口
相信大遠百必定是苦盡甘來阿
一定比起週遭的百貨公司更多了些競爭優勢

(位於大遠百內的1號出入口)

高雄捷運比台北捷運晚了十幾年
大部分的施工和設計也都有參考台北經驗
也希望軟硬體設施都能比台北更好
像是售票機的設計就很不錯
是直接看你要做到哪一站
就直接按下觸碰螢幕的畫面
自動幫你計算所需的車資
不必像台北捷運一樣要先看票價表
這點算是便民不少

(直接觸碰螢幕買票)

只是我認為若能在站名上另加上站名代碼會更棒
畢竟高雄捷運載站名方面和北捷最大的不同在於高捷一直在宣導車站代碼
這簡單的英文數字代碼比起一些冗長的中文站名好記些
也方便外國朋友辨識

另外在周邊指示系統方面我覺得就是需要加強的地方
除了之前所說的機場方面外
公車轉乘資訊也是急需加強的地方
就目前所知紅線捷運通車後會新增RX(X=Number)之類的公車路線
繞行此捷運站附近幾公里內的區域
但是這些資訊卻完全沒有在車站內的轉乘系統中
要正式營運之前這些工作一定要先做好

(車站的公車資訊沒有新的公車編號及路線)

另外若紅橘兩線都通車後
301、248、機幹等這些公車路線應該會被裁撤
這些資訊都應在通車之前座整合給乘客知道

另外票證方面也是急需整合的
目前有兩款票證:一種是TM卡,另一種是一卡通(I PASS)
現在的車站一般匝門只能容許一卡通
持有TM卡的乘客必須另走金魚缸旁的公務門
這算是一種特殊待遇嗎?XD

(門左邊用塑膠袋包起來的就是TM卡讀卡機)

我有問車站工作人員
他們說目前一卡通和公車尚未整合完畢(囧....)
"應該"可以在紅線通車前整合完善吧....
希望這方面需要積極一點

高雄捷運紅線大體上已經完工
希望能再改善一些軟硬體設施
讓整個捷運更為美好
雖然高雄捷運大都承襲台北經驗
但高捷亦可發展出自己的文化
例如藉由一些有特色的造型車站
結合周遭的城市意像

(R9中央公園站夜景)

(中央公園旁繁榮的新堀江商圈)

高雄捷運在這波試乘活動結束後
通車日期亦不遠矣
來搭乘高捷的人想必也是印象深刻
大多的高雄人也都對高捷期待甚深
高捷的通車不止帶來新的交通革命
有可能也會帶給高雄另一個新契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